淺談老人失智
講員:馮漢中 醫師
提供/博紹文教基金會 整理/黃佳祥
講員:馮漢中 醫師
提供/博紹文教基金會 整理/黃佳祥
失智症是一種腦部疾病,常見於老年人。失智症不是一種單一的疾病,而是好幾種疾病因有共同的症狀而統稱為失智症。失智症是用來描述一種漸進式功能退化症狀的名詞。當醫師診斷病患罹患失智症時,這表示病患可能出現了明顯的記憶力衰退、智力喪失、思考障礙、社交及情緒功能障礙以及出現異常的行為等症狀。
通常我們會發現病患先出現的症狀是─病患會經常遺忘最近發生的事情,以及有困難去處理日常生活作息、以及過去熟悉的工作。對病患本身可能會出現的有個性改變、失去判斷力、說話時找不到合適的字眼來表達、思考障礙或是對於一些指示無法遵從等。
失智症有很多不同的類型,最常見的是退化性失智症,可分為以下三種病症:
‧阿茲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
‧路易氏失智症(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
‧額顳葉失智症(Frontotemporal Dementia)
失智症並非老人家的專利,除了老年失智症外(阿茲海默症),尚有早發型失智症及其他各種不同原因引起的失智症。失智症的成因有以三點:
‧ 腦神經細胞的死亡。
‧ 會伴隨三項病理組織受損的痕跡,包括:腦細胞外的腦斑,血管類澱粉病變,以及腦細胞內的神經纖維結。
‧ 目前阿茲海默症的原因不明,但有愈來愈多的研究發現跟基因有關聯。
失智症是65歲以上國民最常見的神經性退化性疾病,發生的機會隨著年齡增加,65歲以上老年人失智症盛行率為4.97%,約每100人有4至5人會得到失智症。隨著年齡增加,發生機會每5年增加一倍。統計2012年台灣失智人口有19萬人,預估135年時有62萬人,145年時會達到72萬人。
常見的失智症症狀
症狀描述 正常的健忘 失智症的記憶喪失
記憶力喪失 部分 所有的經驗
忘記東西或人的名字 偶而 漸近性
延遲叫出名字 偶而 經常
遵循文字或聲音的指示 通常可以 漸漸不行
使用標誌或備忘 辨識環境的能力 通常可以 漸漸不行
可以描述看過電視或書中內容 通常可以 漸漸喪失能力
算數的能力 經常可以 漸漸喪失能力
自我照顧能力 通常可以 漸漸不行
失智症與精神(心理)症狀
‧憂鬱症,易怒,焦慮,暴燥,情緒多變,反抗敵對
‧躁動(無法平靜,叫囂,攻擊行為)
‧誤認(不認識家人面孔)
‧妄想(懷疑東西被偷,配偶外遇,有人要加害)
‧幻覺(看到死去親人,看到小孩,動物;聽幻覺)
‧日落症候群(日落後產生燥動,日夜顚倒)
‧游走(漫無目的到處走動)
‧貯存東西(藏匿金錢或是各種東西),錯置,藏物,翻尋
‧昂然自得,欣快感
‧冷漠,毫不在意,茫然不知所措
‧停止服藥
‧不適合的吃
‧社交功能衰退
AD-8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
1.
判斷力上的困難:例如落入圈套或騙局,財務上不好的決定、買了對受禮者不合宜的禮物。
2.
對活動或嗜好的興趣降低。
3.
重覆相同的問題、故事或陳述。
4.
在學習如何使用工具、設備和小器具上有困難。例如:電視、音響、冷氣機、洗衣機、熱水爐(器)、微波爐、遙控器。
5.
忘記正確的月份和年份。
6.
處理複雜的財務上有困難。例如:個人或家庭的收支平衡、所得稅、繳費單。
7.
記住約會的時間有困難。
8.
有持續的思考和記憶方面的問題。
失智症十大警訊
‧近期記憶喪失影響工作技能
‧很難完成家庭任務
‧有語言表達的問題
‧對時間或地點沒有現實感
‧判斷力降低
‧穿著不乾淨或不合時宜的衣服
‧忘記東西的位置
‧個性和行為改變
‧心情時好時壞
‧對事物不感興趣喪失生活動力
預防失智症的方法
‧培養終身學習好習慣
‧多動腦、多運動
‧保持社交聯繫
‧天天輕鬆快樂
‧低熱量、低脂飲食
‧多攝取抗氧化物
‧預防高血壓、中風、糖尿病
加強大腦保護因子
‧多動腦
‧多運動
‧採地中海飲食
‧多社會參與
避免失智症危險因子
‧三高
‧肥胖
‧頭部外傷
‧抽煙
‧憂鬱
失智症的治療
治療的觀念依序是預防、治癒、減緩惡化、改善症狀及改善生活品質。
約10-15%的失智症可以治療的,而且會恢復或緩解,所以正確的診斷非常重要。有正確的診斷,才能症治療。
阿茲海默症的治療由四個方面著手:
‧家庭諮詢及減少照顧者的負擔
‧一般照顧,減少意外及減染的發生
‧精神及行為常之處理
‧知能改善
照顧者的需求
‧疾病的認識與適應
‧照顧方法與技巧的學習
‧社會資源及福利的運用
‧情緒及壓力的釋放
‧家庭照顧系統無法負荷
照顧者之苦
‧活動減少
‧社交退縮
‧憂鬱症:20-80%照顧者有憂鬱症
‧挫折與憤怒
‧睡眠不佳、體重降低、筋疲力盡
‧自身疾病困擾
‧免疫力損傷
家屬面對失智症的十大步驟
‧確定現實
‧面對現實:需暸解病患與你自己會面臨何種問題
‧享受所有讓你驚喜的事
‧治療所有可治療的問題
‧結合藥物、心理和輔助的治療
‧ 匯集廣泛支持網路
n
家人與朋友:需要家屬的團隊合作,怨恨與內疚都於事無補,把重點放在未來之挑戰
n
專業人士
n
社區服務機構
n
支持團體
‧ 照顧好你自己
‧ 照顧好病人
‧ 早早計畫未來